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
何首乌
首乌、地精、赤敛、陈知白、红内消、马肝石
别名
味苦、甘、涩,性微温
性味
归肝、肾经
归经
Function功效作用功能
制用: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主治
1、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制首乌功善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
2、久疟,痈疽,瘰疬,肠燥便秘:生首乌有截疟、解毒、润肠通便之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熬膏、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研末撒或调涂。
养血滋阴,宜用制何首乌;润肠通便,祛风,截疟,解毒,宜用生何首乌。
用药需谨慎,请遵循医嘱!药材性状
块根纺锤形或团块状,一般略弯曲,长5-15cm,直径4-10cm。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凹凸不平,有不规则的纵沟和致密皱纹,并有横长皮孔及细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切断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粉性,皮部有类圆形的异型维管束作环状排列,形成“云锦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廿涩。
以体重、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化学成分
主要含蒽醌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大黄酚和大黄素,还含卵磷脂、粗脂肪等。药理作用
何首乌所含的卵磷脂为构成神经组织,特别是脑脊髓的主要成分,同时为红细胞及其他细胞膜的重要原料。何首乌能促进红细胞生长发育,减少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阻止胆固醇在肝内的沉积,防止脂类物质渗透到动脉内膜,从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另外,何首乌还有强心、降血糖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临床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胆固醇血症、脑外伤后遗症、贫血、粒细胞减少等。毒理作用
何首乌内含有致泻作用的蒽醌衍生物,故大便溏泄者不宜服用。生首乌毒性较制首乌大,如生首乌醇渗漉液小白鼠灌胃LD50为50g/kg,腹腔注射LD50为2.7g/kg,制首乌的醇冷浸液给小白鼠腹腔注射的毒性比生首乌醇浸液小54.5倍以上,制首乌醇渗漉液对小白鼠灌胃毒性比生首乌醇渗漉液小20倍以上,由此可见,临床多使用制首乌是有依据的。相关论述
《本草纲目》:何首乌,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气血太和,则风虚、痈肿、瘰疬诸疾可知(除)矣。clinicalpractice临床应用使用禁忌
大便溏泄及有湿痰者慎服。忌铁器。相关配伍
1、治血虚萎黄,失眠健忘,常与熟地黄、当归、酸枣仁等同用。
2、治精血亏虚,腰酸脚弱、头晕眼花、须发早白及肾虚无子,与当归、枸杞子、菟丝子等同用,如七宝美髯丹(《积善堂方》)。
3、治肝肾亏虚,腰膝酸软,头晕目花,耳鸣耳聋,常配伍桑椹子、黑芝麻、杜仲等,如首乌延寿丹(《世补斋医书》)。
4、治疟疾日久,气血虚弱,可用生首乌与人参、当归、陈皮、煨姜同用,如何人饮(《景岳全书》)。
5、治瘰疬痈疮、皮肤瘙痒,可配伍夏枯草、土贝母、当归等药(《本草汇言》)。
6、治遍身疮肿痒痛,可与防风、苦参、薄荷同用煎汤洗,如何首乌散(《外科精要》)。
7、治年老体弱之人血虚肠燥便秘,与肉苁蓉、当归、火麻仁等同用,可润肠通便。
采收加工
秋后茎叶枯萎时或次年未萌芽前掘取其块根。削去两端,洗净,切片,晒干或微烘,称生首乌;若以黑豆煮汁拌蒸,晒后变为黑色,称制首乌。炮制方法
1、何首乌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稍浸,润透,切厚片或小块片,干燥。
2、制何首乌
(1)黑豆制:取净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置非铁质的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或用蒸汽加热,炖至汁液被吸尽;或用黑豆汁拌匀,闷透后,置蒸笼或木甑内,蒸至棕褐色时,取出干燥。每何首乌片或块kg,用黑豆10kg。黑豆汁制法:取黑豆10kg,加水适量,煮4h,熬汁约15kg;豆渣再加水煮3h,熬汁约10kg,合并得豆汁约25kg。黑豆拌制后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
(2)酒制:取何首乌片或块,用黄酒拌匀,润4-6h,置蒸笼屉内蒸6h,取出稍晾,再加入锅内汁水,候汁吸尽,捞起再蒸,以蒸黑为度,取出晒干或烘干。每何首乌kg,用黄酒12kg。
(3)黑豆黄酒制:取何首乌块倒入盆内,用黑豆汁与黄酒拌匀,置罐内或适宜容器内,密闭,坐水锅中隔水炖至汁液吸尽,取出,晒干,每何首乌kg,用黑豆10kg,黄酒25kg。或取何首乌片或块,先用黑豆汁与黄酒拌匀,隔水加热,蒸8h,闷8h,取出,晒干。每何首乌片kg,用黑豆10kg,黄酒20kg。
3、蒸何首乌
将干何首乌,除去杂质,分档,浸透,洗净,捞起,大只劈开,中途淋水,润透,置蒸笼内蒸足8h,闷过夜,翌晨上下翻动1次,再蒸。如此反复蒸至内外滋润都呈黑色,取出,晒至半干,切厚片,将蒸时所得原汁拌入,使之吸尽,干燥,筛去灰屑。蒸何首乌能乌须发,益阴固补。
Botanicalinformation植物学信息植物属种
何首乌,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生理特性
何首乌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海拔-米。茎缠绕,长2-4米,多分枝,具纵棱,无毛,微粗糙,下部木质化。产地
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日本也有分布。形态特征
植物何首乌为多年生缠绕藤本。根细长,末端成肥大的块根,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茎基部略呈木质,中空。叶互生;具长柄;托叶鞘膜质,褐色;叶片狭卵形或心形,长4-8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箭形,全缘或微带波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光滑无毛。圆锥花序。小花梗具节,基部具膜质苞片;花小,花被绿白色,5裂,大小不等,外面3片的背部有翅;雄蕊8,不等长,短于花被;雌蕊1,柱头3裂,头状。瘦果椭圆形,有3棱,黑色,光亮,外包宿存花被,花被具明显的3翅。花期8-10月,果期9-11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