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医院推荐国医大师抗击冠状病毒疫情处方,中药可代煎,可快递上门!联系人:曾女士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该病毒形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于王冠而得名。截至目前发现,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王琦院士认为,从中医观点来看,人体感染病毒,为疫毒趁机入侵而发病;
而内在因素则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对于宅在家里的市民,王琦提醒:调神摄生、首贵静养,情绪平和减少恐慌和忧虑,饮食宜清淡,作息宜规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都有助于提升人体免疫力。
王琦针对本次肺炎疫情,调配以下内服、外用方,有芳香祛湿、清热解毒、辟秽驱邪的作用。
以下内服方可选其一,服用时间为1-2周即可,外用香囊可根据个人喜好佩戴。
内服方1
处方:芦根15g、银花10g、藿香10g、红景天15g、贯众15g、虎杖12g
功效:清热解毒,芳香辟秽,利湿避瘟
用法:煎水内服,一日2-3次?
4.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王琦提醒:藿香芳香化湿辟秽,银花、芦根有抗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的功用,在非典时期曾得到广泛运用,虎杖、贯众有抗病毒作用。内服方2
金银花10g、芦根15g、白茅根15g、藿香10g、白芷6g、草果6g
功效:清热解毒,芳香化湿辟秽
用法:煎水服用,一日2-3次?
4.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王琦提醒:病毒“喜湿”,贯众、虎杖可祛湿,加强了抗病毒的作用,适合全身酸痛乏力者。
外用方
藿香20g、制苍术20g、菖蒲15g、草果10g、艾叶10g、白芷12g、苏叶15g、贯众20g
功效:芳香化浊辟秽
用法:煎水室内熏蒸或研末制成香囊佩戴。?
吸入芳香之气有祛湿化浊,镇静安神之功效。
国医大师孙光荣先生回复他的徒弟和全国优秀中医药人才学生的信中写道一、此次疫情的特点有三:“多样快速”(潜伏期长、症状多样;来势猛、传播快);“多脏受损”(先后可波及肺、脾、肾、心、肝多个脏器;病情病程病势不一);“辨治度难”(临床辨治如卫气营血、标证本证;分消走泄等难度较大)。??二、要严格把握两条原则:防重于治;中西医并重。首先,要重视预防,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省市都出台了系列防控措施,在这里我就不必重复了。关键是做好自身预防保护措施(包括戴口罩、不串门、慎饮食、常保暖尤其是足、腹、勤洗涤、稳睡眠等,即“守正防邪”);要重视西医检测和防治方法,尽管目前西医尚未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药物治疗此疫,但绝不要贬低或排斥西医,也不要自吹自擂中医百病皆知、手到病除,更不要自我怀疑中医防治的技术与方药。因为,每逢大疫崛起是中医药发展的规律之一,这是因为中医运用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临床思维方法是完全能够挽狂澜于既倒的。针对此疫,应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刺法论、本能病以及伤寒论、温病学和老中医经验中寻求解决办法。?预防,可以用各地各位老中医推荐的方药,也可以用“孙氏九味清瘟益气饮”(西党参10克,生黄芪15克,紫丹参10克,板蓝根15克,蒲公英12克,金银花12克,冬桑叶10克,麦门冬10克,生甘草3克。),必要时,可以加藿香叶10克、佩兰叶6克;?治疗,可应用或化裁温病学诸方。如果出现反复持续低热、头痛、咳嗽、腹泻、乏力、身疼等症状时,可试用:北柴胡10g、淡黄芩10g、蝉蜕衣6g、桑白皮10g、宣百合10g、土茯苓30g、金银花15g、西藁本10g、蔓荆子10g、炒六曲15g、藿香叶10g、车前仁10g、生甘草5g(仅供参考)。??三、处此非常时期,特别要谨言慎行。
谨言,是不要轻信、传播、转发自己不了解真实情况的传言,换而言之,就是不要制作、也不要散播社情“雾霾”,那既不能提振自己又造成人心恐慌;同时不要轻易提出看法干扰各级统一部署,不要讥讽、调侃任何地区的疫情和患者,要利用这段居家甚至独处的时间温习中医经典(包括完成国优人才培训的作业),培养、修炼自己的大医风范!慎行,须知庚子新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由于此次疫情的爆发,肯定会影响到方方面面,立春(2月4日)之后,疫情应该逐步有所缓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未来的各个季度,应该把握好“四不要”:不要慌(信任党和政府、信任中医西医、信任中华复兴之路),不要软(坚定、坚持);不要躁(冷静、平和);不要狂(在肯定成效的同时要预见到未来前进道路上的艰辛)。??
国医大师唐祖宣大师
在半个多世纪的临床与科研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唐祖宣老骥伏枥、不辱使命,整理自己行医六十余年的经验,研制出预防治疗“冠心病”的强心固本片、预防治疗“静脉血栓形成”的静脉通片、预防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溶栓通脉片”、预防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疏肝解郁片、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硬化”的脑脉通片五种新药。
唐祖宣在60余年的临床与科研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继承发展了仲景学说。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唐祖宣大师给出以下方子:
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桔梗10克、贯众20克、麦冬10克、苍术10克、生黄芪15克、藿香5克、生甘草6克
:加水毫升,煎20分钟,取汁毫升,每次每人毫升口服。?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认为,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于“瘟毒上受”,基本病机演变是“湿困表里,肺胃同病,如遇素体肺有伏热者,则易邪毒内陷,变生厥脱”。
周仲瑛教授主张,组方思路应以表里双解、汗和清下四法联用为主。
周仲瑛教授建议,当前应注重从创新疫病理论高度开展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研究,突出中医药“治人、治病、治证和治毒并重”的疗效特点与自身优势,创新疫病理论;同时,要做到复方制剂与单味药研究、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并重,揭示中医药能够提高人体的综合抗病能力的效应特点与机制,从而达到应对病毒种类的多样性、病毒变异性和耐药性等问题。
目前,经周仲瑛教授指导制定的中医治疗方案医院医疗团队中加以应用。
关于普通大众居家如何做好积极预防、提高自身对抗病毒的免疫力,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效果,周仲瑛教授也给出了建议,如普通大众可以佩戴香囊,起到“芳香辟秽、化浊解毒”的预防功效;有潜在接触史的人群,也可以服用清养肺气、轻清透达的茶饮。?
根据《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内容则针对不同情况人群给出更加系统的应对措施。
临床治疗期
(1)初期:寒湿郁肺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或无热,干咳,咽干,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郎10g
加减:发热重者加滑石;咳嗽明显加矮地茶
(2)中期:疫毒闭肺
临床表现: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腹胀便秘。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气喘。舌质红,苔黄腻5、或黄燥,脉滑数。
推荐处方:杏仁10g、生石膏30g、瓜萎30g、生大黄6g(后下)、生炙麻黄各6g、葶苈子10g、桃仁10g、草果6g、槟郎10g、苍术10g
加减:高热不退者加安宫牛黄丸或羚羊角粉(冲),腹胀便秘甚者加枳壳、厚朴
推荐中成药:喜炎平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痰热清注射液
(3)重症期: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推荐处方:人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4)恢复期:肺脾气虚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
推荐中成药: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
同时,在武汉抗击疫情的正面战场上,中医药可谓是捷报频传,出尽了“风头”,首批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8名患者痊愈出院。在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医院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肺炎预防及治疗方案,让中医药发挥更大作用。中医经验方在减轻发热咳嗽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及提升人体免疫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制定中医防治协定方,并不是不用西医,而是中西医结合,争取取得更好疗效。患者请不要盲目自行使用,请一定遵医嘱。?
预防期
肺炎预防1号:黄芪15g、炒白术10g、防风10g、贯众6g、银花10g、陈皮6g、佩兰10g
适应症:病毒性肺炎及流感的预防
流感期
风寒袭表证
临床表现:发热初起,低热为主,恶寒畏冷,头痛,咽干痒,四肢肌肉酸痛,无汗或夜晚汗出。
检查及舌脉:肺部CT检查阴性。舌质淡苔薄白,脉浮。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流感1号(葛根汤或柴葛解肌汤)
葛根15g、麻黄10g、桂枝6g、白芍15g、生姜10g、生甘草10g、大枣10g、金银花20g。头痛加白芷15g,咽干痒、干咳加射干15g。
热毒袭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咽干痛,干咳少痰,四肢肌肉酸痛,乏力,头痛。
检查及舌脉:肺部CT检查阴性或可见散发磨玻璃样高密度影。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流感2号(银翘散加清瘟败毒散加减)
金银花10g、连翘10g、荆芥10g、牛蒡子10g、薄荷10g、生甘草10g、淡竹叶10g、芦根15g、黄连6g
肺炎期
少阳夹湿证
临床表现:发热,下午发热为主,往来寒热,咳嗽,无喘,口干口苦,有胸闷、憋胀感,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乏力,相当于肺炎初期。
检查及舌脉:肺部CT检查可见双肺多发或大片磨玻璃样高密度影。舌质稍红,苔白或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和解少阳、清利湿热
肺炎1号(小柴胡汤合三仁汤或甘露消毒丹)
柴胡24g、黄芩9g、生姜10g、法夏12g、杏仁15g、白豆蔻10g、薏苡仁30g、竹叶15g、滑石15g、土茯苓30g、生甘草10g
湿热郁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或未发热,干咳,少痰,咽干咽痛,倦怠乏力,纳差,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
检查及舌脉:肺部CT检查可见双肺多发或大片磨玻璃样高密度影。舌质淡或淡红,舌体偏胖,伴有齿印,苔白或白腻,脉濡或滑。
治法:化湿解毒,宣肺透邪。
肺炎2号(麻杏薏甘汤、小陷胸汤、草果知母汤)
麻黄10g、杏仁10g、薏苡仁30g、黄连6g、法夏10g、瓜蒌皮10g、草果10g、知母10g、鱼腥草15g、生甘草10g、白豆蔻9g
毒瘀壅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胸闷憋胀,气喘,动则明显,呼吸气促,口渴烦躁,小便赤黄。
检查及舌脉:肺部CT检查可见双肺多发或大片磨玻璃样高密度影,可见肺实变或纤维化表现。舌紫暗,苔黄或燥或厚腻,脉滑数。
治法:解毒平喘,化瘀通络
肺炎3号(白虎汤加人参汤合四土汤)
石膏30g、知母10g、山药15g、西洋参5g、土茯苓30g、土大黄10g、土贝母10g、土牛膝10g、苏木10g、土鳖10g、橘络15g、莱菔子20g、葶苈子15g、丝瓜络30g
内闭外脱证
临床表现:神昏,烦躁,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辅助通气。舌质紫绛,苔黄褐或燥,脉浮大无根。
治法: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肺炎4号(四逆加人参汤、安宫牛黄丸、紫雪散)
人参10g、制附子10g,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ubeimua.com/tbmzz/4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