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多源5G深度研究报告,助力深度透析5G对千行百业所带来的深刻变革,扫描
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研究进展,国家卫健委组织制定了这一方案,提出加强组织领导、病例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等9项防控措施。方案还包括四个附件文件,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以及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方案将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更新。
与病例同车接触即为密切接触者
其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提出,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为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与病例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与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直接治疗及护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等。
未有效防护的配送人员是可疑暴露者
而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野生动物、物品和环境,且暴露时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加工、售卖、搬运、配送或管理等人员。
方案提出,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或可疑暴露者进行医学观察。采取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无法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可安排集中隔离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或可疑暴露后14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除夕夜,《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协定方(第一版)》发布,该协定方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的通知》及《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结合前期实际工作制定。
中医专家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风、热、湿、毒、瘀”。医院收治患者病情演变过程,制定的防治协定方案(第一版),供临床参考。
专家强调,制定中医防治协定方,并不是不用西医,而是中西医结合,争取取得更好疗效。疫情当前,医院将协定方公布,供医疗机构参考。患者请不要盲目自行使用,请一定遵医嘱。(胡梦徐晶)
1.预防期
肺炎预防1号:黄芪15g、炒白术10g、防风10g、贯众6g、银花10g、陈皮6g、佩兰10g
适应症:病毒性肺炎及流感的预防
2.流感期
2.1风寒袭表证
临床表现:发热初起,低热为主,恶寒畏冷,头痛,咽干痒,四肢肌肉酸痛,无汗或夜晚汗出。
检查及舌脉:肺部CT检查阴性。舌质淡苔薄白,脉浮。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推荐处方:流感1号(葛根汤或柴葛解肌汤)
葛根15g、麻黄10g、桂枝6g、白芍15g、
生姜10g、生甘草10g、大枣10g、金银花20g
头痛加白芷15g,咽干痒、干咳加射干15g。
2.2热毒袭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咽干痛,干咳少痰,四肢肌肉酸痛,乏力,头痛。
检查及舌脉:肺部CT检查阴性或可见散发磨玻璃样高密度影。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推荐处方:流感2号(银翘散加清瘟败毒散加减)
金银花10g、连翘10g、荆芥10g、牛蒡子10g、
薄荷10g、生甘草10g、淡竹叶10g、芦根15g、
黄连6g
3.肺炎期
3.1少阳夹湿证(发热为主、伴有咳嗽,无喘,有胸闷、憋胀感,相当于肺炎初期)
临床表现:发热,下午发热为主,往来寒热,咳嗽,无喘,口干口苦,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乏力,舌淡苔白腻
检查及舌脉:肺部CT检查可见双肺多发或大片磨玻璃样高密度影。舌质稍红,苔白或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和解少阳、清利湿热
推荐处方:肺炎1号(小柴胡汤合三仁汤或甘露消毒丹)
柴胡24g、黄芩9g、生姜10g、法夏12g、
杏仁15g、白豆蔻10g、薏苡仁30g、竹叶15g、
滑石15g、土茯苓30g、生甘草10g
3.2湿热郁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或未发热,干咳,少痰,咽干咽痛,倦怠乏力,纳差,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
检查及舌脉:肺部CT检查可见双肺多发或大片磨玻璃样高密度影。舌质淡或淡红,舌体偏胖,伴有齿印,苔白或白腻,脉濡或滑。
治法:化湿解毒,宣肺透邪。
推荐处方:肺炎2号(麻杏薏甘汤、小陷胸汤、草果知母汤)
麻黄10g、杏仁10g、薏苡仁30g、黄连6g、
法夏10g、瓜蒌皮10g、草果10g、知母10g、
鱼腥草15g、生甘草10g、白豆蔻9g
3.3毒瘀壅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胸闷憋胀,气喘,动则明显,呼吸气促,口渴烦躁,小便赤黄。
检查及舌脉:肺部CT检查可见双肺多发或大片磨玻璃样高密度影,可见肺实变或纤维化表现。舌紫暗,苔黄或燥或厚腻,脉滑数。
治法:解毒平喘,化瘀通络
推荐处方:肺炎3号(白虎汤加人参汤合四土汤)
石膏30g、知母10g、山药15g、西洋参5g
土茯苓30g、土大黄10g、土贝母10g、土牛膝10g
苏木10g、土鳖10g、橘络15g、莱菔子20g
葶苈子15g、丝瓜络30g
3.4内闭外脱证
临床表现:神昏,烦躁,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辅助通气。舌质紫绛,苔黄褐或燥,脉浮大无根。
治法: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推荐处方:肺炎4号(四逆加人参汤、安宫牛黄丸、紫雪散)
人参10g、制附子10g,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
4.恢复期
临床表现:无发热,干咳,胸闷,气短,动则气促,口干,乏力。
检查及舌脉:肺部CT检查炎症开始吸收,肺间质性改变。舌淡红,苔腻或厚,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补肺通络
推荐处方:肺炎5号(沙参麦门冬汤)
沙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5g、人参12g
莱菔子15g、丝瓜络15g、橘络15、苏子12g
浙贝12g、杏仁12g、黄芩15g、生甘草10g
结束语
各方面都在为抗击疫情而行动!
从智慧城市建设的角度思考,咱们现在许多的做法还是典型的“事后诸葛亮”,主要体现在:以封堵和治疗为主,缺乏提前预警的能力,缺乏疏导的能力。
根据病毒由感染至发病有14天的过程,建言:
1、建立申报制度
二十多年前,出入境都有一个来自何处、将去何处的自我申报单的填写,其中,一个关键作用就是对病毒携带者能够追溯和联系。但是,随着人员流动的加快,以及关口流量的剧增,加之全国呈现全方位开放的态势,这一影响人流速度的制度渐渐被废弃。
其结果是:一旦发现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各级难以追溯与其接触的多层次人员的情况以及去向。
特别要指出的是:感染者存在14天的潜伏期,这就意味着各级投入巨资建设的大量通道、关口、交通枢纽出入口的测温设备对于身处潜伏期的流动人口形同虚设!只能等待他们被确诊!
但是,这些潜伏期人员显然存在很大的风险把病毒传染给周边的人群,比如,身处潜伏期末段的人员。
因此,智慧城市中国首席咨询专家周智勇分析认为,我们除了建立疫情实时信息发布及相关制度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利用智能手机终端建立“来去地区自我申报制度“,最终,实现人员流动的实时追溯机制。
更多建言见:
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冷思考,以及对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方向的建言!
我们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ubeimua.com/tbmzp/4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