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小课堂之何首乌
唐代顺州南河县(今河北邢台一带),有个叫何首乌的人,他的祖父叫何田儿,体弱多病,年已五十,仍未得子。有一天,何田儿上山采药,意外中发现有种藤蔓相交的植物,交了又解,解了又交,如此多遍。他觉得很蹊跷,便将其根挖回。但是无人识得这是什么植物。有人戏弄何田儿说:“你已年过五十,尚无儿子,这东西或许是天赐神药,何不吃着试试,也许对你有用”!何田儿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真的把它切碎煎水,每天服用二次。
想不到,日子一久,旧病痊愈了,感到精力旺盛;再服用一些时候,头上花白的头发都变乌黑了。在以后的十年内连生数子,就改名为能嗣。能嗣的儿子延秀,学其父亲,坚持服用此药,同样效果甚佳,活到岁。孙子何首乌,也喜爱服用此药,从未间断,也活了多岁。发黑如墨,臂力过人。这件事不胫而走,影响很大,人人争着服用这种“灵丹妙药”,人们就用何家第三代的姓名为名,叫它“何首乌”。
注:何首乌主产于河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切厚片或块,称生何首乌;取生何首乌片或块,照炖法或蒸法,用黑豆汁拌匀,炖或蒸至内外均呈棕褐色,晒至半干,切片,干燥,称制何首乌。药性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
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生何首乌: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
1.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制何首乌功善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兼能收敛,不寒,不燥,不腻,为滋补良药。用治血虛萎黄,失眠健忘,常与熟地黄、当归、酸枣仁等同用;用治精血亏虚,腰膝酸软,肢木麻木,头晕眼花,须发早白及肾虚无子,常与当归、枸杞子、菟丝子等同用,如七宝美髯丹(《积善堂方》);用治肝肾亏虚,腰膝酸软,头晕目花,眩晕耳鸣,常配桑椹子、黑芝麻、杜仲等,如首延寿丹(《世补斋医书》);用治妇女肝肾亏虚之月经不调及崩漏等,可与当归、白芍、熟地等药同用。
2.高脂血症。制何首乌能化浊降脂,用治高脂血症,可单用或与女贞子、旱莲草、地黄等药同用。
3.疮痈,瘰疬,风疹瘙痒。生何首乌有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治疗瘰疬结核,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与夏枯草、土贝母等同用;治遍身疮肿痒痛,可与防风、苦参、薄荷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药同用,煎汤外洗,如何首乌散(《外科精要》);用治湿热疮毒,黄水淋漓,可与金银花、连翘、苦参等清热解毒、燥湿药同用,如何首乌汤(《疡医大全》)
4.久疟体虚。生何首乌有截疟之功。治疗疟疾日久,气血虚弱,可与人参、当归等补气养血药同用,如何人饮(《景岳全书》)。
5.肠燥便秘。生何首乌有润肠通便之效。若年老体弱之人精血亏虚、肠燥便秘者,可单用或与肉苁蓉、当归、火麻仁等润肠通便药同用。
煎服,制何首乌6~12g,生何首乌3~6g。
湿痰较重、大便溏泄者不宜用。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中医指导下用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