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上莫名其妙的长了结节,换到谁身上,这心里都硌意得慌。
6月份有一患者:周口的王女士,39岁,因为脖子两边肿胀不适,去医院一查被诊为:甲状腺结节。
之前的彩超示:左侧叶内可探及两个低回声团,分别为5.5毫米×4.1毫米和5.1毫米×3.3毫米,右侧叶内可探及一个低回声团,大小为19.9毫米×9.0毫米。有包膜。边界清晰,形态规整,回声均匀。甲功正常
本身平时工作就不顺心,这下脖子上又长了结节,身体也开始有了反应,有时候会出现胸闷、烦躁的情况,平时饭也吃不下去,没胃口。
一看舌头是紫暗的,舌苔发腻,脉弦涩她这个体质就是典型的痰结血瘀兼肝郁脾虚!
当时取消瘰丸加减予以调治。
一周后他就感觉脖子的肿胀感有好转,不适减轻了,遂在原方基础上加减,续巩固调治。
上周她去复查:
左侧叶内可探及2个低回声团,大小分别为2.2mm×1.6mm和1.9mm×1.4mm,右侧叶内可探及1个低回声团,大小为3.6mm×2.9mm.
当时一对比看到缩小这么多,她也觉得很奇怪。其实她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痰结血瘀,肝郁脾虚的事。
身体痰湿较盛,加上气机运行不畅,血液运行无力,导致血瘀,痰血结于颈部两侧,就会形成肿块,会有肿胀感。
女性体质特殊,往往情志波动较大,加上气血运行不畅,很容易导致肝郁!人就烦躁、胸闷,时间一久会出现大便干燥,肝郁犯脾的情况,脾是主运化的,脾虚会进一步加重痰湿,没胃口,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要软坚散结、行气活血、疏肝健脾。消瘰丸出自清代-《医学心悟》,时至今日也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常用方剂,组成有:玄参、贝母、牡蛎。
方中以浙贝母、牡蛎配海藻、昆布、半夏以化痰软坚散结,莪术配三棱以破血行气消癥,夏枯草、柴胡配陈皮、香附、郁金以疏肝解郁、行气除烦,玄参配白术、山药以滋阴养血理脾,甘草调和诸药。这样一来身体整体调整了,不适缓解的同时,结节也会出现缩小甚至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