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带下病是困扰诸多女性的问题,很多患者因为羞于启齿不愿就医,而选择自己尝试各种偏方。但是,此类疾病如果不进行正规诊治,很容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清代妇科名医傅青主在其撰写的《傅青主女科》中特别为带下病创制了多首专方。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跟随李成卫老师学习下其中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易黄汤。
原文
妇人有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是也。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任脉本不能容水,湿气安得再入而化为黄带乎?不知带脉横生,通于任脉,任脉直上走于唇齿,唇齿之间,原有不断之泉下贯于任脉以化精,使任脉无热气之绕,则口中之津液尽化为精,以入于肾矣。惟有热邪存于下焦之间,则津液不能化精,而反化湿也。夫湿者,土之气,实水之侵;热者,火之气,实木之生。水色本黑,火色本红,今湿与热合,欲化红而不能,欲返黑而不得,煎熬成汁,因变为黄色矣。此乃不从水火之化,而从湿化也。所以世之人有以黄带为脾之湿热,单去治脾而不得痊者,是不知真水、真火合成丹邪、元邪,绕于任脉、胞胎之间,而化此黅色也,单治脾何能痊乎!法宜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则庶几矣。
方用易黄汤。
山药(一两,炒),芡实(一两,炒),黄柏(二钱,盐水炒),车前子(一钱,酒炒),白果(十枚,碎)。
水煎。连服四剂,无不全愈。此不特治黄带方也,凡有带病者,均可治之,而治带之黄者,功更奇也。盖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加白果引入任脉之中,更为便捷,所以奏功之速也。至于用黄柏清肾中之火也,肾与任脉相通以相济,解肾中之火,即解任脉之热矣。
眉批:凡带症多系脾湿。初病无热,但补脾土兼理冲任之气,其病自愈。若湿久生热,必得清肾火而湿始有去路。方用黄柏、车前子妙!山药、芡实尤能清热生津。丹邪、元邪四字未晰,拟易以真水、真火为湿热之气所侵,绕于任脉云云,较无语病,然原书究不可轻改,姑仍之。
提要任脉湿热导致黄带下证治。
释义
01观其脉证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本病带下色黄,黏稠腥臭。黄带下为妇科常见疾患,带下量多,呈黄色,质稠,气味腥臭,可见于阴道炎、慢性盆腔炎等疾患。
02知犯何逆任脉湿热,由下焦有热,津液化湿,湿热煎熬而成。黄带下为任脉湿热导致,与《妇科心法要诀》脾虚湿盛所致“色黄而淡者,宜六君子汤”的黄带下不同。带脉横生,通于任脉,任脉直上走于唇齿,饮食水谷下贯于任脉以化精,最终藏于肾。如果下焦有热邪,则津液不能化为精,而反化成湿邪。湿为土气,也是水邪侵犯,应于黑色;热为火气,应于红色。本病湿与热合,“欲化红而不能,欲返黑而不得,煎熬成汁,因变为黄色”。这是不从水火之化,而从湿化的演变,是任脉湿热而见黄带下的原因。
03治疗策略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任脉湿热,治宜清利任脉湿热。任脉通于肾,清利任脉湿热,即清泻肾火。带下病起于任脉虚损,如《妇科心法要诀》云:“带下劳伤冲与任,邪入胞宫五色分。”任脉湿热,多基于任脉的虚损,故本病清泻肾火的同时,需要补益任脉的虚损。方用易黄汤,其中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白果引入任脉之中,黄柏清肾中之火,车前子清利湿热。
能通解《金匮要略》《傅青主女科》的“八步法”——
04间接治疗解肾中之火,即解任脉之热。《外经微言》云:“肾之气必假道于任督二经,(二经)气闭则肾气塞矣。”肾与任脉相通以相济,黄柏“解肾中之火,即解任脉之热”。
05随证治之黄柏、车前子清利湿热。黄带下为任脉湿热,方中黄柏、车前子清利湿热,也是对证之药。二妙丸由苍术、黄柏组成,为清利下焦湿热名方,出自《丹溪心法》,其曰:“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有气加气药,血虚者加补药,痛甚者加生姜汁,热辣服之。”湿重,重用苍术;兼阳虚,去黄柏,加车前子,如完带汤。热重,重用黄柏,加车前子;兼阴虚,去苍术。
06治病求本山药、芡实补任脉之虚,白果引入任脉。本病任脉湿热,清利任脉湿热是治标也是治本。本病多起于任脉虚损,补任脉之虚也是治病求本。因此,本方用“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加白果引入任脉之中,更为便捷,所以奏功之速也”。任脉通于肾,补任脉即补肾。《外经微言》云:“肾属水,先天真水也。水生于金,故肺金为肾母。然而肺不能竟生肾水也,必得脾土之气熏蒸,肺始有生化之源。”山药、芡实滋肾之阴,也能健脾。《本草新编》云:“山药,味甘,气温平,无毒。入手足太阴二脏,亦能入脾、胃……脾胃未旺,则肾气必衰,健脾胃正所以补阴精也。”又云:“山药补水,而又通五脏。”芡实“入脾、肾二经”,“其功全在补肾祛湿。夫补肾之药,大都润泽者居多,润泽则未免少湿矣。芡实补中祛湿,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补真水,与诸补阴之药同用,尤能助之以填精,不虑多投以增湿也。”两药合用,“虽遗精至衰惫者,不旬日而精止神旺矣。至平之药,而实有至奇之功,非世人所能测也”。
07治疗未病(1)防传变:积极治疗,本病预后较好。
(2)防药损:山药、芡实补任脉、健脾、补肾,防黄柏损伤。任脉湿热,起于虚损,亦损伤肾中阴阳。黄柏解肾中之火,即解任脉之热。然而,黄柏易伤脾肾,导致或加重腹泻,“乃至阴之物,其性寒冷,只可暂用以降火,而不可长用以退热”(《本草新编》)。山药、芡实健脾以补肾,既可以截断疾病传变,也可以防黄柏损伤脾肾。
(3)间接治疗:黄柏泻肾火、车前子利膀胱之湿,即泻任脉湿热;芡实、山药健脾、补益后天,以生先天,补肾与任脉虚损。
08依法合方
易黄汤=黄柏/车前子—芡实山药—白果)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
黄带下,质稠腥臭,为任脉湿热所致,黄柏、车前子清利湿热,是对证治疗,也是治病求本;病起于任脉虚损,也会导致任脉虚损,故山药、芡实补任脉之虚,配白果引入任脉,是治病求本,也可防范传变、防范黄柏损伤脾肾阳气;车前子利膀胱之湿以利任脉湿热,且利而不伤。总以大剂量山药、芡实补任脉之虚,而用小剂量黄柏清肾火之炎。以白果10枚,相当于5钱计,本方剂量结构:山药、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10钱∶5钱∶2钱∶1钱=2∶1∶0.4∶0.2。系统解析影响数百余年的中医妇科学专著——
临证指要
1
黄带为脾虚湿浊不化,湿蕴化热,湿热下注,任脉失约,带脉不固而致。易黄汤可健脾化湿,清热止带。临床上所见病证如同青带,且青带、黄带常相兼出现,治疗时加减逍遥散与易黄汤临证可合并加减应用。易黄汤现代常用剂量及化裁如下。
山药30g(炒),芡实30g(炒),黄柏6g(盐水炒),车前子3g(酒炒),白果10g(碎)。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化裁
本病任脉湿热,主症为带下色黄腥臭,日久不止。湿热重而无虚象时,可将黄柏、车前子用量加重,酌减山药、芡实;黄带黏稠、味臭热重,在黄柏、车前子基础上,加茵陈15g(后下)、栀子10g,以利湿清热,或加苦参、败酱草、蒲公英各10g,以清热解毒;湿甚者,加土茯苓、薏苡仁各10~30g,以祛湿;黄带清稀量多,于白果基础上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海螵蛸10g,以固涩止带;带下不止,再加鸡冠花、墓头回各10g,以止带。
本病本虚标实,任脉虚损即脾肾亏虚,症见面色淡黄,眩晕,食欲减退,月经后期色淡,大便时溏,小便清黄,舌苔薄白,脉软而滑。若腹泻较重,合参苓白术散;兼胃胀,合橘皮竹茹汤;腰困较甚者,加菟丝子、续断各10g,以壮腰益肾。
2
本方现代常用于宫颈炎、宫颈糜烂、阴道炎、急慢性盆腔炎等生殖系统炎症所致之湿热带下,以及阴痒、淋证、蛋白尿等,属肾虚湿热下注者,并可用于排卵期出血、慢性前列腺炎等病变。
3
本方敛涩之性较强,妇女月经将至或适来时,当慎用。
临床重磅新书
怎么样?通过李成卫老师的“八步法”解读,有没有感觉之前晦涩深奥的古籍变得思路清晰、简明易学?
本文出自《傅青主女科八步法通解》一书,李成卫老师在书中用辨证论治八步法逐一分析《傅青主女科》从带下到产后各篇各个方证的主症、病机、间接治疗、策略选择、对症治疗、针对病机的治疗、未病治疗以及最后依法合方的每一个步骤,帮助大家清晰掌握临床诊疗思路——
《傅青主女科八步法通解》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傅青主女科》是一部影响至今近两百年的少有的中医学妇科名著。其效验的方剂、创新的妇科病因病机理论以及高超的处方技巧,是傅山先生哲学与医学智慧的结晶,时刻启迪着后学的医学研究与实践。遗憾的是,受清代医著叙述风格的影响,该书分析处方思路着重在治疗策略与间接治疗分析上,对针对病机及主症的治法、功效分析很少。这使得习惯了因机证治系统分析的现代人难以理解。本书采用创新的辨证论治八步法,分析、揭示该书每个方证的处方思路与临床决策模式,将该书的临床决策思路清楚展现,兼具创新性、实用性的特色。
直播话养生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它是结合一年天的变化总结出来的,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一个季节有6个节气,而每一个节气有三候,一侯有5天,每一侯都有三个有趣的现象,比如今日大暑节气的三候为“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那么,节气到底暗藏着哪些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呢?节气期间我们该如何养生呢?
今天下午2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美女主播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有趣实用的养生图书,带领大家了解节气养生相关知识,领略中医学中关于节气的健康文化。
直播传送门
今日大暑,悦读中医为粉丝们准备了专属节气海报,欢迎长按保存分享给朋友们!▼往期精彩回顾▼用好“引经方”,药效直达病变脏器频频打嗝,针下嗝止
经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技巧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傅青主女科八步法通解》(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李成卫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