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土贝母 > 土贝母图片 > 正文 > 正文

浙贝母和川贝母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4/6 20:56:16
贝母

中药故事

中药故事—贝母

有一个得了“肺痨病”的孕妇,因为身体虚弱,孩子刚生下来就晕过去了,当她苏醒时,孩子已经死了。连生两胎都是这样,公婆和丈夫都十分烦恼。

有一天,婆婆叫算命先生给媳妇算命,瞎子说媳妇是虎命,再生下胎儿时,抱着孩子跑到东海边的一个海岛就万事大吉了。因为虎怕海水,下不得海,上不了岛,吃不了孩儿,孩子就能保住性命了。

没到一年,媳妇又生孩子,可丈夫跑出十多里地孩子便死去了,一家人非常伤心。又叫瞎子来算命。瞎子说是跑得不如虎快,要使虎追不上孩子,孩子才能保住。

又过了一年,媳妇又要生孩子了,丈夫准备好一匹快马,喂饱饮足。孩子刚落地就快马加鞭到了东海边划到海岛住了下来,可是爬上海岛只三天孩子又死了。一家人伤心极了。这时。有个医生从门口经过,媳妇就把经过情形告诉了医生。医生看她面色灰沉铁青,说媳妇不是命硬,是有病。肺脏有邪,气力不足,加上生产使力过猛,生下胎儿不能长寿。肝脏缺血,供血不足,使产妇晕倒。我给你们一种草药,让她连续吃三个月,一年后保她能生个活孩子。

从此,丈夫每天按医生教的上山挖药,煎汤给媳妇喝,喝了三个月,媳妇果然怀孕,十月临盆,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大人没有发晕,小孩平安无事,一家人高兴得简直合不上嘴。孩子过了一百天,他们买了许多礼物,敲锣打鼓,到医生家道谢。医生很高兴,因为孩子名叫宝贝,母亲又安全,就叫“贝母”,这个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贝母

基本介绍

按品种的不同,市场常见的贝母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

川贝母

基本信息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时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青贝:呈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炉贝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本品粉末类白色。

松贝、青贝淀粉粒甚多,广卵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有的边缘不平整或略作分枝状,直径5~64μm,脐点短缝状、点状、人字状或马蹄状,层纹隐约可见。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偶见不定式气孔,圆形或扁圆形。螺纹导管直径5~26μm。

炉贝淀粉粒广卵形、贝壳形、肾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60μm,脐点人字状、星状或点状,层纹明显。螺纹及网纹导管直径可达64μm。

苦、甘,微寒。

归肺、心经。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3~9g;研粉冲服,一次1~2g。

浙贝母

基本信息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或取鳞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洗净,干燥,习称“浙贝片”。

大贝: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略呈新月形,高1~2cm,直径2~3.5cm。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珠贝:为完整的鳞茎,呈扁圆形,高1~1.5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略似肾形,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及干缩的残茎。

苦,寒。

归肺、心经。

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4.5~9g。

附:浙贝与川贝比较:浙贝药性较燥烈,而川贝药性较缓和,气味不浓,小儿用之颇合适。浙贝清热散结作用较强,多用于急性风热咳嗽,川贝润肺化痰作用较好,多用于慢性虚劳咳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ubeimua.com/tbmtp/600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土贝母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